水火不避成语解释

admin 1.1K+ 73

勇往直前,无所畏惧

“水火不避”是一个成语,源自于中国古代的典籍《左传·宣公十五年》,原文是“水火不避,刀锯不加”,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面对困难和危险时,能够毫不退缩、勇往直前,表现出极大的勇气和决心。

水火不避成语解释

详细描述

1、成语出处

- “水火不避”出自《左传》中的一句话:“楚子围蔡,蔡人男女以辨,焚其库,无与门者,晋侯将救之,士会曰:‘不可,吾闻之也,能信不为人下。’晋侯曰:‘诺。’乃行,及河,闻蔡已入郢,楚子将如之何?对曰:‘取之。’季孙行父曰:‘不可,吾闻之也,能信不为人下。’晋侯曰:‘诺。’乃止,使臧孙纥告于齐侯曰:‘寡君畏君之威,不敢宁居,来修旧好,唯是脯资饩牵竭矣,敢宿卫君。’齐侯曰:‘诺。’乃还,晋侯遂如楚,及汉,闻蔡已入郢,楚子将如之何?对曰:‘取之。’季孙行父曰:‘不可,吾闻之也,能信不为人下。’晋侯曰:‘诺。’乃止,使臧孙纥告于齐侯曰:‘寡君畏君之威,不敢宁居,来修旧好,唯是脯资饩牵竭矣,敢宿卫君。’齐侯曰:‘诺。’乃还,晋侯遂如楚,及汉,闻蔡已入郢,楚子将如之何?对曰:‘取之。’季孙行父曰:‘不可,吾闻之也,能信不为人下。’晋侯曰:‘诺。’乃止,使臧孙纥告于齐侯曰:‘寡君畏君之威,不敢宁居,来修旧好,唯是脯资饩牵竭矣,敢宿卫君。’齐侯曰:‘诺。’乃还,晋侯遂如楚,及汉,闻蔡已入郢,楚子将如之何?对曰:‘取之。’季孙行父曰:‘不可,吾闻之也,能信不为人下。’晋侯曰:‘诺。’乃止,使臧孙纥告于齐侯曰:‘寡君畏君之威,不敢宁居,来修旧好,唯是脯资饩牵竭矣,敢宿卫君。’齐侯曰:‘诺。’乃还。”

2、成语含义

- “水火不避”字面意思是不躲避水和火,比喻不回避危险和困难,它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面对极其危险或困难的情境时,仍然能够勇敢地迎难而上,不畏艰险。

3、用法示例

- 在现代汉语中,“水火不避”常用于形容那些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勇于挑战的人。“他为了完成这项任务,真是水火不避,日夜兼程。”这句话表达了对某人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勇气和决心的赞赏。

4、近义词与反义词

- “水火不避”的近义词包括“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等,这些词语都强调了面对困难时的勇敢和坚定,而它的反义词则可能是“胆小怕事”、“畏首畏尾”等,这些词语描述了在困难面前退缩不前的态度。

5、文化内涵

- “水火不避”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勇气和坚韧不拔精神的推崇,在古代社会,人们常常面临各种自然灾害和社会动荡,因此需要具备面对困难和危险时的勇气和决心,这种精神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具有重要意义,鼓励人们在面对挑战时保持勇敢和坚定。

“水火不避”是一个富有深刻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的成语,它不仅描绘了古人在面对困难时的勇气和决心,也为现代人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